2014年底,输配电价改革试点首先在深圳市启动。
同时,对下一步工作,他强调发电企业要关注电力改革工作,深入研究,主动参与全国风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1144小时,同比降低62小时。
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火电发电量413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5%。五、水电设备利用小时为近十年来同期最高水平,火电利用小时降幅继续扩大1-8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2507小时,同比降低173小时。8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56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3%。1-8月份,全国电网工程完成投资3012亿元,同比增长33.2%。1-8月份,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风电厂发电量15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3个百分点。
1-8月份,全国制造业用电量200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各省份中,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超过5%的有7个省,分别为北京(11.8%)、安徽(9.3%)、浙江(6.3%)、陕西(6.0%)、山东(5.4%)、新疆(5.3%)和江苏(5.2%);全国有19个省份火电发电量出现负增长,其中,福建(-22.6%)、湖南(-21.2%)同比下降超过20%。与此同时,第二产业用电量没有延续7月强劲增势,重现负增长。
第一产业也保持了较好用电形势,用电量同比增长20.9%,但增幅略低于7月。从各市州用电情况看,8月份,除常德和永州,其余12个市州均实现全社会用电量增长,但仅8个市州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其中,长沙工业用电增速最快,达到8.5%;常德工业用电降幅最大,同比下降42.7%。今天,记者从省统计局获悉,8月份湖南全社会用电量148.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95%。其中,工业用电量从上月90.31亿千瓦时下滑至73.1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5.7%
其中,城镇居民用电量达到22.81亿千瓦时,冲上今年以来单月用电量最高值,并首次超过乡村居民用电量。第一产业也保持了较好用电形势,用电量同比增长20.9%,但增幅略低于7月。
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同比分别增长了24.6%、41.9%,双双创下年内最高增幅。从各市州用电情况看,8月份,除常德和永州,其余12个市州均实现全社会用电量增长,但仅8个市州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其中,长沙工业用电增速最快,达到8.5%;常德工业用电降幅最大,同比下降42.7%。今天,记者从省统计局获悉,8月份湖南全社会用电量148.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95%。8月份湖南省全省用电量同比增长10.95%第三产业、生活用电创下年内最高增幅,工业用电重现负增长9月15日讯,下半年以来,湖南省用电量总体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好势头。
其中,工业用电量从上月90.31亿千瓦时下滑至73.1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5.7%。与此同时,第二产业用电量没有延续7月强劲增势,重现负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确证了上个月发布的宏观数据的乐观性。然而,学者认为,在某种程度上,电力消费数据更为可靠。
作为不受宏观经济数据统计误差影响的硬指标之一,发电量数据和铁路货运量及银行新增贷款数据一同,被是做衡量宏观经济活动状况的真实指标系列,即所谓李克强指数的一环。中国发改委周三(9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中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了8.3%,同比增速大幅回升6.4个百分点。
中国电力消费数据通常被学者视为一个真正的且更为可靠的用来衡量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健康状况的指标。现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年在辽宁省任职时,首先提出了使用上述三项指标来衡量国民经济活动状况的方法。
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电力消费量在今年8月大幅增长8.3%,这与近期各项向好的经济数据一同,或许能进一步佐证中国经济增速短期已经重新企稳的状况。近期公布的一系列宏观数据,如GDP,工业产出、零售、贸易平衡等,表明如果中国经济不是处于复苏模式的话,那么就是趋于稳定。然而,部分分析人士却也认为,中国发电量在8月份大幅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国内大部分地区在今年8月遭遇了比去年同期更加炎热的天气,导致空调制冷用电大增。而要确认中国经济已经重入正轨,投资者仍需观望此后发布的更多经济数据。因为这一数据不受统计主管误差的影响中国发改委周三(9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中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了8.3%,同比增速大幅回升6.4个百分点。
然而,学者认为,在某种程度上,电力消费数据更为可靠。作为不受宏观经济数据统计误差影响的硬指标之一,发电量数据和铁路货运量及银行新增贷款数据一同,被是做衡量宏观经济活动状况的真实指标系列,即所谓李克强指数的一环。
中国电力消费数据通常被学者视为一个真正的且更为可靠的用来衡量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健康状况的指标。而要确认中国经济已经重入正轨,投资者仍需观望此后发布的更多经济数据。
近期公布的一系列宏观数据,如GDP,工业产出、零售、贸易平衡等,表明如果中国经济不是处于复苏模式的话,那么就是趋于稳定。然而,部分分析人士却也认为,中国发电量在8月份大幅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国内大部分地区在今年8月遭遇了比去年同期更加炎热的天气,导致空调制冷用电大增。
因为这一数据不受统计主管误差的影响。现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年在辽宁省任职时,首先提出了使用上述三项指标来衡量国民经济活动状况的方法。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电力消费量在今年8月大幅增长8.3%,这与近期各项向好的经济数据一同,或许能进一步佐证中国经济增速短期已经重新企稳的状况。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确证了上个月发布的宏观数据的乐观性
我提过不能简单地拆分电网,也不能简单地输配分开。因为如果国家电网公司不再经营统购包销模式,而是收过网费,那么利润的核定及成本的核算就很关键。
我一直在提,电力交易所的伟大之处在于引进了金融的概念,能够预测不同季节不同时点的电价。一方面,须将国家发展改革委改为国家发展规划署,使其把精力放在规划上而不是审批上;另一方面调整电网企业统购包销模式,改为收取过网费的模式。
所谓放开两边,一方面发电侧这端已经成熟,现在争论的是发售两头能否直接对接。但若要实现电改的顺利推进,当前须继续进行增量改革,而当前最有效的就是售电侧,这是因为一方面售电侧属于竞争领域,另一方面售电侧的主体目前还没成型,因而售电侧的增量改革不会触及任何人的利益,而且也是当前电网企业不得不改革的前提下,最好的选择。
而现在要认清,只有电网这一环节才是具自然垄断性质,才是电力的核心,而发电侧是可以放开的。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央企在背负垄断腐败这口黑锅的同时,实际上并不能通过直接定价来攫取垄断利润。我承担了国家的《期货法》、《国有资产法》、《证券法》、《基金法》的起草制定工作,但是直到今天《电力法》还没有修订,让国家发展改革委主导的《电力法》修订肯定难产。不否认很多人会做套利,但是如果有大量的电力企业能在这里进行套保,就能控制风险,预测电力价格。
长期以来,我们没有认清垄断的性质,实际上,垄断可分为经济垄断、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发电侧的增量改革首先,我们把电力行业分为三段,发电侧、电网环节和售电侧。
未来只有中间的电网环节需要监管,这个环节的价格不是由竞争形成的。当然中国电力改革走到今天是成功的,国家电力公司成立这十年,是中国电力发展最好的十年,它并没有用美国模式和英国模式推进改革。
现在的问题是,当前国内没有人管电力规划和预测,都在搞审批,所以电力多了少了永远解决不了。解决价格的形成机制后,才是输配的分开。
也就是说,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是我们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 [阅读]
三是我国现有1881个县市,农民到县城买房子、向县城集聚的现象很普遍,要选择一批条件好的县城重点发展,加强政策引导,使之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撑点 [阅读]
进入专题: 新发展格局 。 [阅读]
太阳能、风能发电在德国占据了40%的比例,丹麦是60%,我国目前是百分之十几,我们需要每年保持一两个百分点的进步,并在进步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阅读]
碳达峰、碳中和正在推动着经济发展方式由资源依赖转向技术依赖。 [阅读]
这几年我国不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提高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降低了增值税税率和社保费用,但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似乎并不明显,这可能就是由于没有降低企业所得税。 [阅读]
那么应该由谁来加杠杆呢?是居民还是政府?这是居民杠杆和政府杠杆交叉的一个重要方面。 [阅读]
李俊峰,中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进入专题: 碳中和 碳中和 。 [阅读]